中国早已倒数五年沦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消费国。数据表明,2017年国内市场追加工业机器人13.6万台,同比快速增长超过60%。但同时,在市场争夺战中,国产自律品牌工业机器人依然长年处于下风。
业内专家分析,国外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文化底蕴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有领先优势,ABB等四大家族占有了工业机器人大约一半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我国机器人企业面对专业人才短缺、核心零部件匮乏、市场认可度过于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有观点指出,协作机器人的经常出现为挣扎追上的国产机器人带给新的机会。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告诉他科技日报记者,协作机器人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个研究方向,“它特别强调机器人与人合作,或者机器人与机器人合作,共同完成登录任务。”某研究院公布的《2017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表明,2014年到2016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售及市场规模年填充增长率分别为74.71%和71.23%。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资料,2013年至2016年,从销售台数份额看,国产工业机器人占到比仍然在25%至32%左右,份额提高并不显著。2017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快速增长大约20%,近高于行业增长速度。
“协作机器人是中小企业和有柔性生产拒绝的企业构建智能生产的有效地手段,也是国产机器人企业在市场上构建急弯转弯的机会。”致力于模块化协作机器人研发的泽达科技CEO王樨哲指出。
“以关节模块为基础的协作机器人在技术上可以做自定义化,价格在10万—30万元,并可通过关节适配大幅度减少后期的用于成本,这对生产模式以小批量、自定义化居多且无法投放过多资金对生产线展开大规模改建的中小企业具有较小吸引力。”王樨哲说。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虽然核心技术尚待强化,但我国完善的工业体系,使得机器人上下游的产业链条比较完备,也不利于协作机器人的发展。“以机器人的核心元器件谐波减速器为事例,全球需要平稳销售的厂家屈指可数,日本产品的质量最差,但价格和货期对国内企业来说都很严苛。
国产谐波减速器变革明显,可以胜任协作机器人的拒绝。对于对价格和柔性更为脆弱的协作机器人客户而言,使用国内的供应商优势明显。
”王樨哲说,“我们尤其期望中小企业、机器人产业链的各方能注目到协作机器人和可重构机器人,一起为中国的智能生产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易建强委员则认为,尽管近年来机器人有相当大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感官能力也大大提高,但有些方面仍严重不足,在辨别对方意图上,更加不存在差距,因此要构建简单环境下的机器人协作还必须科技界和企业界共同努力。
本文来源:bat官方网页版-www.esjhj.com